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非遗瑰宝承古艺,千年福船写新章

泉州福船,不仅是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更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载体,无数的丝绸、瓷器等货物通过它远跨重洋、销往异国他乡。为探寻福船历史、传承非遗文化,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挽民族星光,传民族文化”民族团结实践团于7月11日前往泉港区国家非遗福船传承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实践团到达国家非遗福船传承中心

实践团成员们一踏入展馆,便被眼前满载风帆、破浪前行的福船模型所吸引。由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当年郑和下西洋所乘的便是福船,它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航行工具,更是我国古人工匠精神的具体化身。一代代建造福船的工匠们,凭借他们精湛无比的造船技艺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将福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承,不断发扬光大。

实践团观览福船发展历史

当实践团来到馆内的福船模型制作工坊里时,现场有数位老船匠正在有条不紊地建造着船模。见到实践团来访,老船匠充满自豪地为实践团介绍起了福船特点。原来,福船的每一道生产工序、每一个构造细节都凝聚着船匠们千百年来的心血与智慧。特别是福船独特的水密隔舱技术,其主要工序包括:首先,根据需要确定龙骨的隔舱板的位置,并且在龙骨两边的相对位置加接首尾两段向上翘起的龙骨首尾部位不同角度,以此初定该船的脊梁骨造型及基本参数。然后,结合不同船种的用途和作业所需条件等,来确定隔板设定分布的位置。并且根据该船的生产需要确定主桅杆的长度大小、口径大小及蓬叶高宽。最后,在整船基本定型后,根据需要制作舵叶的形态和大小,用隔舱板将整个船舱横向分隔成一个个独立且互不透水的舱区,并用丝麻和桐油灰填充木料间隙,确保隔舱的密闭性。

这一创新设计所带来的优势是,当船舶在航行中不幸撞到礁石等障碍时,由于运用了水密隔舱技术,船体的众多舱室中只有少数舱室会破损进水,仅需针对受损舱室进行及时修复与堵漏作业,即可保障船舶继续安全航行,有效防止全船沉没,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船舶内部的层层隔舱板设计,不仅厚实且与船壳板紧密结合,这些隔舱板还巧妙地扮演了肋骨的角色,就像土木工程中钢板上常设的加劲肋一样,对船体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能有效提升结构整体刚度,简化造船工艺,增强船舶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能与安全性。

“水密隔舱”主体展示

据悉,自唐代以来,木船制造业便巧妙融入了水密隔舱这一精湛技艺,并在18世纪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纳与采用。然而,随着钢铁船舶的兴起,传统木船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令人惊叹的是,在福建地区,这项跨越千年的古老民间智慧——水密隔舱技术非但未被遗忘,反而得以延续,仍能建造出载重量超过60吨的三桅木帆船,实为“活化石”般的存在,极为稀有珍贵。

此外,这一文化瑰宝——福船,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行业传统,更展示了造船与航海领域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福船,不仅将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航海技艺与中华瑰丽的艺术品播撒至世界各地,亦将异域文化带回东方。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造船技术的革新与演变,更是在文化与经济的交汇点上,为沿海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出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福船背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福船模型展示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通过对泉州市国家非遗福船中心的调研,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对福船制造技艺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后,实践团队成员们努力搭建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青春桥梁,让精湛绝伦的福船匠心工艺为更多人所知晓,让福船非遗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徐嘉鸿 楚子恒 王昊 孙柏一